“你们吃饭了吗?”朱凤喜小声问着:“要不要下两碗面?”
顾元正张嘴回了两个字:“不用。”
顾元初乐呵呵的笑:“我和二弟在六弟家吃的饭。”说着,将手里的油纸包放到了高脚凳上:“六弟俩口子让我捎回来的,五宝斋的莲子糕,新出的,往年没有,我吃着觉得行,娘你尝尝,不太甜,该合你的口。”
刚吃晚饭,顾菲菲没什么兴趣,摇了摇头:“放着明儿吃。”
顾元初正准备拆开厚厚的油纸包听着母亲的话,笑着拿起旁边的扇子:“明儿吃好,午睡醒来吃。”他看向旁边沉默的二弟,随口催道:“老二娘问你话,在镇上跑得怎么样?”
“镇上有两个杂货铺,刘记杂货位置偏,家里靠着巷子口的侧屋开了道门,没怎么拾掇,店里摆了些日常用品,他家竹制物件不错,山里收来的,价格也不贵,二文三文,大些的十文八文,我瞅了一上午,进进出出有不少跟掌柜的熟,估摸着是街坊邻里。”顾元正看了眼母亲,见她听的认真,紧绷的后背悄然放松:“东大街的齐货居,敞亮的双门面,物品摆放整齐,日常用品很是齐全,小到针线大到水缸木桶等,木制竹制陶瓷等应有尽有,价格都不贵,比河三伯家木制物件还要便宜一两文,我细细瞧了,做工不差,旁的甚物别的店里也有,如针线类的绣铺也有,我特意看了两处,竟不比绣铺的差,价格也是相当,还有做好的鞋袜与成衣铺的也不差什么,店里生意很好,买上五十文还能优惠三文,一百文优惠十文。”
顾元正皱着眉头,显然是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嘴上依旧在不紧不慢的说着话:“我觉得,齐货居背后不简单,没点手段和门路,店里的货品不可能这么齐全,若是说雇的手艺人更加不可能,光靠这么一个店子,也根本养不起。我原来想的是,家里女眷绣活不错,绣的小物件可以放店里买,岳父是村里的老篾匠,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竹件儿,我隔一个月去趟县城进些新鲜小玩意回来,丰富店里的货品,如今看着有李记在前我便是能到县城挑些新鲜小玩意回来怕也买不出什么价,光靠绣活和竹件儿一月也挣不来几个钱。”
“齐货居是旧岁才开的店子,我还去店里买过两回东西,确实不贵也好用。”朱凤喜一脸的可惜,她不知道丈夫的想法啊,丈夫从来没有跟她提起过:“孩他爹早些年就想着开杂货铺,这铺子若是早早开起来,赶在齐货居前面,兴许就成了呢!眼下有了齐货居咱们再开一间杂货铺八成不太赶趟。”
这话刘娇杏听着不太得劲,挑着眉问:“你什么意思?怪娘没有早答应呗,白白错失了赚钱的好机会?”
“大嫂我可没有这个意思。”朱凤喜吓得直摆手,就差把冤枉两字喊出来了:“我就随口这么一说,哪有半句怪娘的意思?怪只怪没这财运,再说店子都没开,能不能赚钱还是两说,齐货居生意好不代表我们开了店子也能有这么好的生意,孩他爹也是说了,李记后面的东家定然是很有路子,才能拿到好的进货价。”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