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仙百年 - 第2章 半岁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日子一天天过去,修养一个月后,朱婉去“广仁医院”上班了。

    &esp;&esp;小秦笛留在家中,由nai妈照看着。

    &esp;&esp;他食量惊人,尽管家里请了两个nai妈,但还是喂不饱他。

    &esp;&esp;两个月后,他能动一根手指了。

    &esp;&esp;三个月后,他的右手五指弯曲,能握半拳了。

    &esp;&esp;朱婉将儿子一丝一毫的变化都看在眼里,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让她开心不已:“汉承,你看呀,孩子的手能动了!你别发愁嘛,他会好起来的。”

    &esp;&esp;秦汉承不以为意,因为三个月的孩子,如果正常的话,肯定是双手乱抓,脚丫子乱踹,能哭能笑,扯着嗓子夜啼!但是儿子呢?只会静静的躺着,一声都不哭,也从来没有笑过!这样的孩子若是能好起来,那简直就是奇迹了!

    &esp;&esp;半年之后,一天晚上,夜幕降临。

    &esp;&esp;晚饭时间,屋顶的电灯洒下黄光。

    &esp;&esp;魔都1879年开始有电,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电灯在大户人家已经普及了。

    &esp;&esp;秦汉承和朱婉对坐,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坐在一侧,小秦笛躺在婴儿车里。

    &esp;&esp;女佣陈妈端上菜肴,一家四口人,开始用餐。

    &esp;&esp;这里稍微说说秦家的情况。

    &esp;&esp;秦家大院,处于“公共租界”内,距离黄浦江只有一里地。

    &esp;&esp;所谓“公共租界”,是指英租界和美租界的合称。

    &esp;&esp;从秦家往南,不到两百米,便是县城的北门,也就是后来的豫园。

    &esp;&esp;从县城往西,则是范围宽广的“法租界”,一直延伸到徐家汇。

    &esp;&esp;秦家大院,四四方方,由四栋相邻的石库门建筑构成,中间有个占地两三亩的花园。

    &esp;&esp;石库门是魔都特色的建筑,结合了江南民居和英国的别墅,形成独特的风格,分成上中下三层,底下是客厅和灶间,上面是卧室和亭子间,顶上有阁楼、晒台和老虎窗。

    &esp;&esp;秦家祖上,秦笛的太爷爷是宁波人,乃是咸丰年间的举人,虽然没做过高官,但却攒了一份家业,家有良田两千亩,还在宁波港有生意,如今已经过世了。他有两个儿子,长子秦兆安,留在宁波继承家业;次子秦兆吉,也就是秦笛的爷爷。

    &esp;&esp;二十多年前,秦兆吉从宁波搬到魔都,在这里开了一家纱厂,雇了上百名工人,生意还算红火,沾了魔都开埠的光,积攒了一些钱。如今纱厂的规模越来越大,雇佣的工人超过四百人。

    &esp;&esp;除此之外,家里还有个中药铺子,名叫‘慈安堂’,规模比较小。

    &esp;&esp;秦兆吉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秦汉良,十几岁就辍学了,跟着他管理纱厂。二儿子便是秦汉承,也就是秦笛的父亲,二十岁被送到英国,留学三年,回来后在一家银行做襄理。老三年纪还小,不久前被送到日本去了。

    &esp;&esp;秦汉良年长,结婚也早,下面已经有五六个子女了。

    &esp;&esp;秦汉承只有一儿一女,女儿秦菱两岁多,健健康康,活泼可爱;儿子秦笛是个残废,随时都可能夭折,尚不能算是秦家后人。

    &esp;&esp;老三秦汉旭没有成亲,更没有儿女。

    &esp;&esp;秦兆吉买了四栋比邻的房子,给每个儿子准备了一栋,虽然住得很近,但因为人多,众口难调,所以在平常日子里,各家单独开火,只有逢年过节,才聚在一起。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